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3:17 点击次数:87
在《黄帝内经·上古天真论》中说,“上古有真人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”。“有至人,淳德全道,合于阴阳,调于四时,去世离俗,积精全神,游行天地之间,视听八达之外”。“有圣人,处天地之和,从八风之理,适嗜欲于世俗之间,无恚嗔之心”。书中说《黄帝内经》是经法名著,“上通神农,著至教疑于二皇”。要学习《黄帝内经》,必须象“真人”,“至人”,“圣人”一样,才能读懂这本书。因为书中说的真人,他们的身体就像阴阳气,或着就是司天、在泉的真气。总是处于空境,隐见莫测,能够出入于天地之间,把握阴阳,提挈天地。跟着六六之节的五运六气运转。至人,是全其之道人,能够集中自身精气,把精神合到司天、在泉的真气上,跟着四时的气,进行调整,保证身中气血的阴阳平衡。圣人,不但能把自身的阴阳气合到春夏秋冬四时之序中,而且还能够主动地避虚邪,与侵害身体中的邪气相战,能顺着八方来的风,为无为,事无事。总之,书中是用这三种人作比喻,使后人见之,只要你学会了五运六气的运转,必然上知天文,即,知司天的气。即,知手的寸脉,应该是什么脉像。下知地理,即,知在泉的气。即,知足的尺脉,应该是什么脉像。中知人事,即,气上升时,司天的气是中气。即,手的寸脉,应该是什么脉像。气下降时,在泉的气是中气。即,足的尺脉,应该是什么脉像。后人,就当是一个贤人,符合着书中说的去做,就行了。从中医的,在诊脉中,知病,治病。知诊脉看病的脉理,看病才可以长久,以教众庶,亦不疑殆,中医的医道才能传给后世。
圣人易语;书中说,五运之化的气,“岁木太过,风气流行,脾土受邪”。但中医读了这些天道,不知道这是在说,司天的气代表的脉象是弦脉,是寸脉的弦脉太过,应该先知是脾胃有病。“岁火太过,炎暑流行,肺金受邪”。但中医读了这些天道,不知道这是在说,司天的气代表的脉象是浮脉,是寸脉的浮脉太过,应先知是太阴肺的经脉有病。不知道司天的气代表的是寸脉。等等,都不照着这样做。又如《至真要》里说“岁厥阴在泉,风淫所胜”。 “岁少阴在泉,热淫所胜”。等等,学中医的人,都不知道这都是圣人直接在告知,是用手摸到了尺脉的脉象,是上应着五运六气在当其时,当其位,给人气血在流动中造成的结果。
(1)圣人很容易的说出了2025年从1月25日甲午日是大寒的第一天开始,到3月25日癸巳日,是阳明标气阳气司天,有六十天的时间,真气的脉象,在右手寸脉的脉象是浮脉。
(2)圣人很容易的说出了2025年从3月26日甲午日是春分的第一天开始,到5月24日癸巳日,是太阳中气正阳的气司天,有六十天的时间,真气的脉象,在右手寸脉的脉象是长大的浮脉。
(3)圣人很容易的说出了2025年从5月25日甲午日,是小满的第一天开始,到7月23日癸巳日,是厥阴的本气风气阳气司天,有六十天的时间,真气的脉象,在右手寸脉的脉象是弦脉。
《黄帝内经》讲的是天道,地道,人道,这天道是讲人的寸脉形成的道理。这地道是讲人的尺脉形成的道理。这人道是讲司天中气在人身寸脉形成的道理。
甲)通过2025年182.5天五运六气的上升,再上升,六六之节的移光定位。圣人很容易的说出了六六之节的排法。应该是180天,可是成了182.5天。时间多出了两天半。书中的圣人说,圣人用,圣人行,圣人都从着真事行,而天下的人不知,也不能行,庶民不懂。
乙)每一步气的开始,都是从甲午日开始,终于癸巳日,这叫始于少阴,终于厥阴。百姓莫知之,也不会用手查,庶民不懂。
丙)2025年的头半年中,总是节气在前,五运六气的日气在后。立秋时,才看到立秋的节气到,日气也到。这叫正气的时间。在这里,五运六气的运转与时令有个时间差,圣人用超不过九,接不过五。即超气,接气,正气,置闰的方法来达到时令和日气的统一,庶民不懂。
丁)《至真要大论》其脉至何如?厥阴之至其脉弦,少阴之至其脉浮,或少阴之至其脉沉,太阴之至其脉沉,少阳之至其脉浮,阳明之至其脉短而涩,太阳之至其脉大而长。学医诊脉的人并不知道这是厥阴风气至司天时,其脉是弦脉到。少阴火气至司天时,其脉是浮脉至。少阴阴气为司天时,其脉是沉脉至。太阴司天时,其脉是沉脉至。少阳司天时,其脉是浮脉至。阳明司天时,其脉是短而涩脉至。太阳的阳气司天时其脉是大而长脉至。这些脉象都是专门说明寸口脉至之时,必须是上应天相真气的脉象,为正常脉象。无病的脉象。这才叫天人合一。所谓天人合一,是人跳动的寸脉与司天的气同步,这叫人适应着天命。但庶民不懂。
戊)在24个节气中,中气是正气,节气是杂气。诊脉时,初之气前30天的脉象,都微微带着去年终之气60天的脉象。二之气前30天的脉象,都微微带着初之气60天的脉象。三之气前30天的脉象,都微微带着二之气60天的脉象。都是正常的脉象。这样的医道,而庶民不懂。
己)2025年初之气的脉象应阳明司天的标气,二之气的脉象应太阳中气司天的气,三之气的脉象应厥阴司天的本气风。这里说的,标、中、本。地、人、天。下工,中工,上工。《灵枢经》在行针时又叫,上员,中员,下员。地理,人事,天文。和看不见的中气,为太白金星,荧惑星,岁星。圣人仰观天象,在不同的条件下说出来的话,天师知道书中说的是明道,必非谬误。庶民都不懂。百端疑惑,从是而生。又瞎解释,瞎翻译。
读了《黄帝内经》的书,从是而生的人,他们不知道古人在讲阴和阳五行时,为什么非要用星宿来表示。因为只有用星宿做参照物,才可长久传下去。在阴和阳气的计算中,为什么不从一日的子时开始,非要从每日的寅时又艮中之南开始。因为白天为阳,夜间为阴,阴阳分明不混淆。讲时间为什么只用二十四个节气和天干地支。不用农历的初一初二---------的日数,而是把干支代表的气数合到节气中,更不用公历的日数。专家学者老把天文,地理道理直接套用到《黄帝内经》中来,哪不是圣人易语。哪不是《黄帝内经》中说的真气,正气,和真事儿。
拄其间
2024.12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上一篇:小学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
下一篇:没有了